股票市场里的迷走神经
2008-07-16 16:45:18| 分类:
原创-学术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这个题目是十多年前看一篇小说拟的。那个时候,谁要把股票说是一种投资手段,估计全中国人民都不会相信。炒股,就一个概念:炒股=投机!就是一翻云覆雨的空手套白狼的活儿。
如今已过去十多年了,当年挺酷酷的名字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众生的生活常态了。按理说,股票它奶奶的也该老实一点了。但去年至今的折腾,我看世界上任何一主题公园的挑战节目也没有它来得惊险刺激,这点数就跟火箭升空似的上去了,然后在尖叫声还没消停的时候,又疑似银河落九天下来了。下来了也就老老实实呆着吧,谁料想又三天两头像磁场附近的表针跳动不停。
理性的经济应该是可以预测的,即便小的波动难以预测,但是大的经济发展趋势及某一方面的动态应该是可以预测的,而股票显然是挑战一个经济共同体理性水平最好的晴雨表,它把实体经济的健康程度、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理成熟度等都很好捏合在一起,然后就体现在那一排排红的或绿的闪烁着的数字上。
证据交易所里一边看涨跌板一边织毛衣同时一只耳朵竖着听小道消息的那些小散户注定不大可能在股市里淘到黄金,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怀着投机而不是投资的心态去的,却又被坐在某高级写字楼或正在高尔夫球场挥杆的大佬们牢牢实实地控制着。小散户们每一次心跳对经济运行和股票走向实际上没有多少影响,仅仅表征了一种老百姓生活文化。表征而已!正如我们说“天下雨了”,这雨就天气来说,是结果,不是原因。雨自己不会说停就停,它受制于它之外的因素,所以说,如果要玩,自然最好不过;要真的投资,真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呆着,对股票说爱涨不涨拉倒!
我怀疑那些最终在股市里神经崩溃的人们是否按时读过一点财经新闻,自己对一周、一月、半年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各大公司的财务报表读过然后分析过,是否有自己一套投资理念和经济学知识。赚钱,是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第一法则,但它却不是行动法则,只是一个目标。而股市,显然提供的更多类似于鲁宾逊漂流记里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有余钱,放在银行里嫌利息太低了,然后到股市里泡一泡未尝不可,要是想到马上吹糠见米,股市实在不是一个好地方。
有一次我陪一位堂兄打牌。我总感觉那三位牌友是在“夹”他,但是他自己后来摇摇头说:是我自己今天手气背。我想,这心态真是够好的,要不然真要提了刀去砍人。中国的股票大概也是这样。即便知道自己控制不了,也预测不了,一切经济学知识不管用,一切小道消息也让人不放心,那就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所以,春晚上那小品所揭示的病态人格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总比最后要跳楼的好。
所以,如果说世界是一条有机的食物链的话,最好的法子是跻身顶端,不然就别玩。股市里的迷走神经分布在我们不可以意识到和控制住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别想它的存在。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